第九届山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|魏爱玲:长嫂如母 柔肩撑起一个家
最新赛车微信群
最新赛车微信群

新闻动态

第九届山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|魏爱玲:长嫂如母 柔肩撑起一个家
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04:19    点击次数:60

“这个家多亏有了她啊,真是比亲闺女还好!”提起儿媳妇魏爱玲,婆婆魏秀梅带着欣慰的笑容,竖起了大拇指。今年58岁的魏爱玲,已默默守护了瘫痪在床的小叔子荣庆华十七年。她用日复一日的行动,无声地诠释着“长嫂如母”的担当,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入生活的点滴,成为街坊四邻口口相传的榜样。荣家每个人的心里,都沉甸甸地装着对魏爱玲的感激。

魏爱玲和丈夫荣庆良原本有着平静的小日子,然而,2008年的一场晴天霹雳,彻底击碎了这份宁静。年仅32岁的小叔子荣庆华突遭严重车祸,昏迷不醒,生命垂危。“在医院听到医生说他不行了的时候,天都塌了,整个人懵了,不知道该怎么办。”魏爱玲回忆。在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焦急地守了一夜后,家人火速将荣庆华转至广饶县医院。医生的一句“幸亏送来得早,再晚点命就没了”,才让濒临绝望的魏爱玲一家抓住了一丝微弱的希望之光。

残酷的是,车祸严重损伤了荣庆华的脑干组织,他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。生活的重压之下,他的妻子最终选择离开,带走了年仅3岁的儿子。雪上加霜的是,婆婆魏秀梅本就患有高血压,经受不住这沉重的打击,听力和记忆力每况愈下,本就虚弱的身体更难以支撑家务。丈夫荣庆良受脑血栓困扰,劳动能力极其有限,一双儿女正值求学关键期。生活的重担,猝不及防地、几乎完全压在了魏爱玲并不宽厚的肩膀上。

面对这个风雨飘摇的家,魏爱玲没有犹豫,更没有退缩。“还能怎么办?都是一家人,骨头连着筋,能丢下他不管吗?再苦再难,这日子也得咬牙过下去!”朴实的话语里,是千斤重的责任。她咬紧牙关,毅然决然地接过了照料小叔子的重担。这一扛,就是十七年。

在医院时,荣庆华只能靠插管进食。魏爱玲便每天变着花样准备流食。小小的嚼碎机一次只能处理少量食物,她就守在旁边,打一点,装一点,再打一点……耐心细致,直到做完一顿饭的量。然后用针管,屏着呼吸,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推进他的胃管里。后来病情稍稳回家,喂饭成了更日常也更考验耐心的事。“他那时年纪轻,胃口不差,喂少了怕他饿着,喂多了他又消化不了,会弄脏床铺,还得收拾。”魏爱玲摸索着,从一盘饺子或一个馒头加些菜开始,细心观察他的反应,慢慢调整,终于形成了定时定量的习惯,让弟弟既能吃饱,又尽量少遭罪。

岁月的刻刀,无声地在魏爱玲的脸上刻下深深的痕迹。十几年来,她像一个永不停歇的陀螺,一面操持着一大家子的柴米油盐、洗洗涮涮,一面无微不至地担当着小叔子的“贴身护工”。令人动容的是,魏爱玲和丈夫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。生活的艰辛刻在脸上,却很少听到抱怨,他们用坚韧和笑容,默默消化着所有的苦累与压力。

“有她照顾这一家子,我这心里啊,踏实得很!”谈及未来,婆婆魏秀梅眼中含泪,声音哽咽,“爱玲是我们全家的恩人,这份情,我们得记一辈子。”(大众新闻记者 孙乐佳)